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经济

      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,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东部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25度30分至126度31分,北纬47度20分至47度55分。现辖7镇9乡,186个行政村,总人口56.7万,生活着汉、满、回、朝鲜等11个民族。全县幅员面积3599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61万亩,地势漫川漫岗,浅山区、低丘陵占比重很大;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, 无霜期120天左右,有效积温2441度,处于第三积温带下限,年降雨量480毫米;土壤大部分为黑土类,境内有三条过境季节河(双阳河、通肯河、润津河),属典型的旱作农业杂粮产区,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、大豆等,经济作物主要有亚麻、甜菜等,是我省商品粮和大豆生产基地县之一。
  历史上素有“拉不败的拜泉”之美誉的塞北小城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以东北“四大粮仓”之一闻名遐迩。1993年,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题词——“绿化祖国,改造山河”,省长邵奇惠题写碑文,诞生了天下第一座生态纪念碑。全县182处生态经济区,10629个人工林网格,单行等于绕地球一周半,筑成了天下一道瑰丽的奇观。勤劳聪颖的拜泉人民,在县委制定的“生态立县、招商兴县,企业强县、牧业富民”的总体思路指导下,全面实施高效生态经济工程,初步实现了经济、生态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。
  绿色的拜泉充满希望。十几年来,拜泉县委、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、锐意进取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秀美多姿的拜泉大地经济振兴、社会稳定。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、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、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、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、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、第三届地球奖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,有英、美、德、意、日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拜泉考察,盛赞拜泉生态经济工程是“宏大的工程,伟大的事业”。
  希望的拜泉充满绿色。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“中国黄肉牛之乡”、“中国芸豆之乡”、“中国北方苗木之乡”、“中国生态旅游之乡”,同时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为“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”的拜泉前景广阔,蕴涵着无限商机,绿色的拜泉诚挚地欢迎时代精英创业作为,神奇的土地热切地期盼八方才俊大展宏图。


  拜泉,原名“巴拜”,以城西南“巴拜泉子”(俗称大泡子)得名。巴拜泉,又称“八百泉”,蒙古语称“巴拜布拉克”,“巴拜”为“宝贝”、“贵重”之意,“布拉克”意为“泉水”,合称“宝贵的泉水”,故设县时命名“拜泉”。清初,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地,清代中叶以后属依克明安旗辖地,清朝晚期黑龙江将军始放巴拜荒段,1905年(清光绪三十一年),设巴拜荒务行局。1906年2月1日(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),清廷批准,设置拜泉县,隶属海伦直隶厅管辖。首任知县王锡侯受命于是年7月21日(农历六月初一日)在绥化府启用关防,10月25日(农历九月初八日)前赴拜泉,“并亲到莽鼐荒段,督同勘丈”,11月1日(农历九月十五日)“行抵县境太平山地方”。县署初设太平山(今新生乡兴盛村),1907年(清光绪三十三年)秋县署迁至三道镇,1908年11月(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)迁驻新街基(今县城)。中华民国成立后,1914年6月,拜泉县隶属龙江道管辖。1929年2月,撤销道的建制后,改由省直辖。东北沦陷后,初隶黑龙江省管辖,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,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北安省管辖。1945年“九三”抗日战争胜利后,隶属黑龙江省管辖,1956年3月划归嫩江专区管辖。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,嫩江专区一度撤销时,曾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。1985年1月,嫩江地区撤销后,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。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部,东经125。 30'一126。31',北纬47。20'—47。55'。常年活动积温2452.3℃,无霜期123天。全县幅员面积3599.19平方公里,现辖7镇16乡,286个行政村,1358万个自然屯,9个国营农林牧场,总人口55.8万人,聚居汉、满、朝鲜等11个民族。

  工业生产逐年好转。工业产值实现1.7亿元,酒、酒精、纸及塑料制品等都有较大幅度增长,全县乡以上产值百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1.6亿元。

  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。由于加强调整经济结构力度,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,使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获得较快发展。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.8亿元,增长25.3%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8435户和62户,分别增长15.5%和1.1倍。个体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544万元,增长28.2%。上缴税金944万元,增长12.9%。

 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,商品供应丰富,物价回落,市场供需平衡,居民消费心理稳定。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1%,其中:国有经济1.5亿元,集体经济1.2亿元,个体经济1.3亿元。三种经济成分中,增幅最大的是个体经济,达28.5%。全年零售物价指数为102.6%,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.8%,分别回落1.3和1.6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.5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8%。对外贸易稳中有升,完成供货额2448万元。

 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借助外力发展经济,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,吸引客户来投资办企业。全年全县引进资金6300万元,搞活了农产品流通,启动了啤酒厂等4户停产企业,盘活存量资产2200万元,安排445名职工上岗。

 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项,完成投资额4891万元,其中基础建设5项,3359万元,更新改造4项,投资额为1132万元。在基建项目中,生产性投资4401万元,其中克拜公路白色路面铺修竣工,为发展拜泉经济架起了金桥。